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也称聚氨酯弹性纤维,属于合成纤维的范畴,具有高度弹性,能够拉长6~7倍,但随张力的消失能迅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其分子结构为一个像链状的、柔软及可伸长性的聚氨基甲酸酯,通过与硬链段连接在一起而增强其特性。氨纶性能优异,氨纶被誉为纺织品中的“味精型”纤维,添加少量即可显著提升化纤产品的弹性、舒适度等,其价格也远高于其他品种的合成纤维。
氨纶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有四种:干法纺丝、熔融纺丝、湿法纺丝和化学反应法。干法纺丝工艺技术最为成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纺丝方法,该方法制成的氨纶产量占世界氨纶总产量的86%。
表1 氨纶不同生产工艺路线比较
生产工艺 |
干法纺丝 |
熔融纺丝 |
湿法纺丝 |
化学反应法 |
方法简介 |
溶液在热气流下,因溶剂挥发而固化成丝 |
成纤高聚物加热到熔点以上成为熔体而成丝 |
原液在凝固浴中经双扩散作用而固化成丝 |
高聚物制成溶液经扩链剂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成丝 |
纺丝速度 |
200-800M/分钟 |
600-1600M/分钟 |
50-150M/分钟 |
50-150M/分钟 |
纺丝温度 |
200-230℃ |
160-220℃ |
90℃以下温水 |
90℃以下温水 |
纤维速度 |
22.2-1244dtex |
9-1100dtex |
44-440dtex |
44-80dtex |
优缺点 |
污染大、工艺复杂、成本高 |
流程短、成本低、污染小 |
污染大、纺速慢、成本高 |
污染大、成本高 |
生产应用 |
杜邦、拜耳、东洋纺等及国内大部分厂家 |
日本钟纺、日本清纺 |
逐渐被淘汰 |
逐渐被淘汰 |
CNKI、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下游应用领域:氨纶因其弹性优异、耐酸碱、耐汗、耐海水、耐磨,广泛应用于服装纺织工业,可用于一切为满足舒适性要求可以拉伸的服装,如专业运动服、游泳衣、防护服,一般使用含量为5~25%。
图1 氨纶下游应用领域消费分布情况
2020年氨纶供应情况:2020年国内氨纶企业现有产能合计89.4万吨,产能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前五企业产能合计占总产能的64.9%。其中华峰化学产能占比第一,占国内总产能的20.7%。2020年国内氨纶行业开工率在90%左右,行业总产量为80.5万吨。
表2 2020年国内氨纶企业产能分布情况(单位:万吨)
公司名称 |
氨纶产能 |
产能占比 |
浙江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18.5 |
20.7% |
晓星集团 |
15 |
16.8% |
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
12 |
13.4% |
诸暨华海氨纶有限公司 |
8 |
8.9% |
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4.5 |
5.0% |
福建恒申集团 |
4 |
4.5% |
江苏双良氨纶有限公司 |
3.2 |
3.6% |
宁夏越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 |
3.4% |
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 |
3 |
3.4% |
泰光化纤(常熟)有限公司 |
2.8 |
3.1% |
英威达纤维(佛山)有限公司 |
2.5 |
2.8% |
杭州邦联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2.5 |
2.8% |
诸暨清荣新材料(可龙) |
2.5 |
2.8% |
杭州舒尔姿氨纶有限公司 |
2.3 |
2.6% |
浙江四海氨纶纤维有限公司 |
1.9 |
2.1% |
厦门力隆氨纶有限公司 |
1.5 |
1.7% |
浙江中柏氨纶有限公司 |
0.9 |
1.0% |
山东如意集团氨纶总厂 |
0.6 |
0.7% |
淮安侨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0.4 |
0.4% |
杭州旭化成氨纶有限公司 |
0.3 |
0.3% |
总计 |
89.4 |
100.0% |
数据来源:国信证券研究所,公司公告
图2 2016-2020年中国氨纶产能与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智研咨询,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氨纶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价格突破近十年价格高位
21年新增产能有限,疫情复苏下终端服装纺织行业需求持续改善:2021年新增产能预计在12万吨左右,其中华峰化学4万吨氨纶项目和泰和新材4.5万吨氨纶项目(宁夏、烟台)预计在21年下半年投产,新乡白鹭10万吨氨纶项目和华海2-5万吨氨纶项目在2021年也会有部分投产。需求端随着新冠疫苗的逐渐推广,全球经济向好,下游主要应用领域服装纺织行业在国内的消费量和出口需求将维持高增长的势头,从而带动氨纶的消费需求。
21年氨纶价格突破近十年价格高位:进入2021年以来氨纶价格逐步攀升至高位,破近十年价格高位,3月5日氨纶市场均价达69600元/吨。价格的暴涨一方面是因为供应不及需求,服装纺织行业的复苏和医疗防护用品需求的激增,而2021年氨纶的库存处于历史地位,使得氨纶供应紧缺。另一方面,氨纶主要原材料纯MDI和PTMEG价格暴涨,21年以来最大涨幅分别为28%和97%。氨纶价格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原材料成本占比70%,而纯MDI和PTMEG在原材料成本中分别占比78%和18%,因此纯MDI和PTMEG价格上行支撑氨纶价格持续上涨。
图3 氨纶价格走势(元/吨)
未来五年氨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未来五年国内氨纶企业新增产能将分期投产,设计产能合计71-74万吨,占现在产能的80%左右。新一轮扩产周期完成后氨纶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更加凸显,其中华峰化学到2025年氨纶产能将达37.5万吨,产能占比提升至23%。
表3 国内氨纶企业2021-2025年扩产计划
生产企业 |
项目地址 |
设计产能 |
预计投产时间 |
华峰化学 |
重庆(华峰氨纶三期) |
4万吨 |
2021年下半年 |
重庆(差别化氨纶项目一期) |
5万吨 |
2023年 |
|
重庆(差别化氨纶项目二期) |
10万吨 |
2025年 |
|
合计 |
19万吨 |
- |
|
山东如意 |
宁夏银川(差别化氨纶项目) |
12万吨 |
时间待定 |
新乡白鹭 |
河南新乡 |
10万吨 |
2021-2025年 |
泰和新材 |
宁夏 |
3万吨 |
2021年下半年 |
山东烟台 |
1.5万吨 |
2021年下半年 |
|
合计 |
4.5万吨 |
- |
|
华海氨纶 |
浙江诸暨 |
2-5万吨 |
2021-2023年 |
合计 |
71-74万吨 |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差别化氨纶未来增长空间广阔
差别化氨纶是通过加入特定的功能性物质,整聚氨酯软、硬段结构以及聚集态结构,从而改进氨纶的性能。相对于普通的氨纶,差别化氨纶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包括耐高温氨纶、耐氯氨纶、低温定型氨纶、可染色氨纶、消臭氨纶、可降解氨纶、可防脱氨纶等多个品种。差别化氨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可用于高档内衣、泳装、西装面料及医用等领域。
2016-2019年差别化氨纶占比持续提升,19年占比20.1%。2020年以差别化率20.1%保守估计,2020年差别化氨纶产量为16.2万吨,需求量为18.5万吨。差别化氨纶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未来增长空间广阔。目前行业龙头企业都开始布局差别化氨纶,其中华峰化学将建设3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项目总投资额43.6亿元,预计建设期6年,1-3期分别建设5万吨、15万吨和10万吨差别化氨纶。山东如意集团也在银川滨河新区投资12万吨差别化氨纶纤维项目。
图4 2016-2020年中国差别化氨纶产量、需求量与差别化率
数据来源:中国化纤工业协会,智研咨询,天天化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