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我国氨纶产量为86.8万吨,同比增长4.3%。
作为防疫物资与口罩原料的氨纶,2020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氨纶行业高速发展,新产能投放及消费增速超出市场预期,然而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氨纶产能过剩状态显现。2022年上半年,尤其是“金三银四”传统旺季不旺——3,4月份起,由于国内物流受疫情影响而受阻,另一方面,氨纶终端下游织造厂家开工率低,对氨纶需求表现疲软转弱等多方面利空因素叠加交织,氨纶产量增速放缓,到了传统淡季的7月份,产量同比由增转负。8-10月份,氨纶产量同比有所回升。然而整体而言,本年内,氨纶以及整个化纤产业链相关环节的低利润甚至亏损、低负荷、高库存的情况都在同比增加,抑制了氨纶产量的增长。据相关统计数据估测,预计2022年国内氨纶产量同比下滑2%左右。
数据来源:中纤网,天天化工网整理
氨纶行业对纯MDI消费需求
氨纶是纯MDI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据天天化工网,2022年,国内氨纶行业对纯MDI的消费量约在15万吨左右。
下图是今年国内氨纶产量同比增速,与纯MDI市场价格的同比增速对比趋势图。显而易见,氨纶产量的震荡下行,对纯MDI的价格走势存在趋同效应。
国内氨纶产业格局
我国氨纶行业具有明显的头部效应。截至2022年底,氨纶行业产能前五大生产企业的合计产能占比达到75%左右。氨纶产能较大的厂家主要有华峰化学、晓星、泰和新材和新乡白鹭等。2022年,国内新扩增的氨纶产能主要来自这些头部企业,如,晓星氨纶(年产10万吨高品质超细旦氨纶纤维项目二期3万吨/年)、新乡化纤(年产36万吨氨纶及原料配套项目的一期3.6万吨/年产能)和华海氨纶等。
说明:根据上市公司公告、新闻报道、环评公示文件、招股说明书和访谈整理得到。实际的投产产能和投产时间可能与实际存在差异。中国主要氨纶企业产能统计表详见天天化工网《2022年亚太区MDI年报》。
2022年氨纶行业展望
产品差异化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总经济师、氨纶分会常务副会长李增俊在氨纶行业2022年年会上表示,“今后氨纶企业加大产品创新,企业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开发差异化产品。” 氨纶厂家在产品差异化方面也是不断有进展被报道。比如,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开发了石墨烯改性氨纶、超柔、原液着色、可染、卫材、多彩、低温易黏合氨纶,以及驱蚊、抗菌等功能性氨纶产品。华峰化学研发出了再生氨纶、高弹氨纶、抗菌氨纶等多种差异化氨纶产品。此外,‘双碳’目标下,氨纶行业绿色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以玉米等植物为原料的生物基氨纶也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晓星氨纶成功地开发了Creora® Bio-Based生物基氨纶,并获得了全球生态友好认证,2022年8月,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将其商业化。Creora®生物基氨纶是用从工业玉米中提取的生物基原材料代替30%的化石资源制成的。
宁东基地——打造全球重要氨纶生产基地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表示,从长远来看,国内氨纶行业的未来发展依然可期。另,“十四五”期间,宁夏宁东将重点实施高性能纤维产业培育工程,加大氨纶等纤维材料生产企业引进培育力度;计划到2025年,宁东基地将被打造成为全球重要的氨纶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