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氧丙烷的终端下游是房地产、汽车、家具、冰箱冷柜等行业, 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其景气度上升, 会增加对聚氨酯的需求, 刺激聚醚厂商加大生产力度, 从而对环氧丙烷需求增加, 带动价格上涨。
5月16日,据相关人员透露,陶氏化学计划于2025年底前关闭其位于德克萨斯州弗里波特的环氧丙烷装置。
陶氏关闭环氧丙烷装置的原因是一方面考虑到该装置已接近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各种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并不景气。大部分终端下游的需求趋于平淡,聚氨酯厂商开始愈发关注附加值更高的细分领域。所以关闭该装置的决定是陶氏化学努力优化成本和供应状况的一部分。
陶氏弗里波特的环氧丙烷装置将继续运行至2025年底,而下游的聚醚多元醇装置将在环氧丙烷装置关闭后继续运行。2025年后,陶氏将利用其他地区的资源或第三方供应商为多元醇装置供应环氧丙烷。陶氏也在投资物流能力,如环氧丙烷储罐、管道和新驳船,以保证环氧丙烷正常供应。
目前而言,陶氏化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厂家,装置分布广泛。在美国、德国、巴西、比利时和泰国均建有生产装置, 总产能达268.5万吨,占到全球环氧丙烷产值的20.24%。
陶氏化学全球环氧丙烷产能分布(单位:万吨)
2018-2022年全球环氧丙烷产能及增速(单位:万吨,%)
陶氏环氧丙烷采用氯醇法技术。氯醇法的专利商主要有美国DOW、日本旭硝子、三井东压公司和昭和电工。氯醇法早在 1931 年即实现了工业化,具有技术成熟,流程较短,对原料纯度要求低,投资较低等优势。该技术的核心是氯醇化反应器,陶氏化学的管式反应器是氯醇法工艺的代表。
氯醇法工艺环境污染严重,时至今日,在环保监管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氯醇法技术的使用面临着巨大挑战,美国早已经于2000 年率先淘汰了氯醇法技术,我国同样将氯醇法PO工艺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限制类条目,新建装置无法采用氯醇法工艺。
陶氏关停美国环氧丙烷装置造成的供应缺口,届时,一部分由利安德巴塞尔补充(今年3月利安德巴塞尔宣布成功地在德克萨斯州启动了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PO)和叔丁醇(TBA)装置。这些位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新装置可年产47万吨PO和100万吨TBA及其衍生产品。);一部分韩国、沙特、泰国等亚洲环氧丙烷货源也将加大出口美国的力度,中国的环氧丙烷受制于工艺要求以及没有出口退税,出口份额极少。环氧丙烷下游产品聚醚多元醇、丙二醇、丙二醇甲醚退税率提至13%,进一步增强其出口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