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环氧丙烷长期出口数量极少,近五年环氧丙烷出口总和也只有5.3万吨,那么除了本土供不应求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原因导致出口难以起量呢,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
来源:天天化工网
其一:退税为零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为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除“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外,所有出口商品已实现“征多少、退多少”,帮助外贸企业轻装上阵,更好稳订单、稳市场。而环氧丙烷从2007年开始实施零退税至今。
来源:桌面搜索
其二:工艺限制
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取消“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考量在于:统筹内外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引导企业逐步减少对国外市场的过度依赖,更多地依托和发展国内市场,实现内生增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强化税收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
氯醇法由于存在设备腐蚀严重、生产污水量大等问题,被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限制类,已于2015年起禁止新建氯醇法装置。彼时国内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占比58.1%,而截至目前,氯醇法占比缩减至27.1%。
来源:天天化工网
2020年第54号关于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的公告, 提到仅允许直接氧化法(HPPO工艺)生产出口甲基环氧乙烷(氧化丙烯),其他仍按禁止类管理)禁止出口商品名称后注释修改为“允许直接氧化法(HIPPO工艺)和共氧化法生产出口甲基环氧乙烷(氧化丙烯),其他仍按禁止类管理”。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其三:化学品船数量有限
化学品船一般指液体化学品船,即用于运载各种有毒的、易燃的、易发挥或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货船。环氧丙烷属于3类危险品易燃液体,闪点低危险性大,包装强度要求高,包装类别为Ⅰ。环氧丙烷海运出口,需要做船边直装,船靠泊外港的话需要将货物送到危库。
自2011年7月,国内沿海化工品运输市场运力进入严格调控时期,每年新增运力有限,2012-2018年市场年均新增运力为21371.43载重吨。在严格的运力监管制度下,化学品运输行业总运力扩张相对缓慢,行业总量受到调控,市场择优而选,行业保持有序增长。截至2022年,沿海省际化学品船(含油品、化学品两用船)共计287艘、总运力为139.9万载重吨,同比增加3艘、11.0万载重吨,吨位增幅8.5%。2022年新增运力28艘、18.8万载重吨,共有25艘、7.6万载重吨船舶提前退出市场。
来源:交通运输部
未来随着国内环丙产能不断上新,供应端持续承压,在逐渐减少进口货源依赖度的同时,出口格局打开似乎已成必然,再次实现退税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