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软泡聚醚是众多聚醚品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中国市场用量最大的品种,小编今天就来给各位客官唠一唠普通型软泡聚醚的一些事儿。
普通软泡聚醚主要用于生产块状泡沫,后者用于家具垫、床垫、吸音板、地毯、过滤及包装材料等。国内常见的牌号为中海壳牌SC-5623,新加坡壳牌CARADOL SC56-16,万华化学WANOL F3156,陶氏化学Voranol 8010等。
供需
目前国内80%的需求由本土生产企业覆盖,另有20%依靠进口货满足。国内生产商包括中海壳牌,德信联邦,无棣德信,湄洲湾氯碱,山东隆华等,进口货供应商主要是新加坡壳牌与陶氏化学。从供应量来看,中海壳牌,新加坡壳牌,和万华化学位居前三,并且“两壳”占比超过40%。
近年来由于普通软泡聚醚利润低薄,且非常受制于原料环氧丙烷(PO)价格波动,本土一些无PO装置的聚醚工厂已经逐渐将发展重心转到其他品种的聚醚上,普通软泡行业出现了整合的现象,“两壳”占据几乎半壁江山也正是行业整合的结果,这两家企业主要是受益于均有配套的PO工厂。
软体家具,包括床垫、沙发等,是普通软泡聚醚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家具又跟房地产市场息息相关,简单来说,房地产市场景气,家具生意也会随之欣欣向荣,还有一部分家居需求来自产品更新换代,这与消费者收入也是密切相关的。
中国软体家具(含海绵厂)知名品牌包括:圣诺盟,梦百合,恒昂,喜临门,高裕家居,恒尚逸品等。
价格
产品价格通常由其价值和供需所共同决定,聚醚的价格也不外乎如是,而产品价值一定程度又取决于原材料的价格。在普通软泡聚醚原料中占比最高的当属PO,平均比例超过90%,因此PO价格波动牵动着聚醚价格;当然,短期内的供需动态变化也会影响聚醚价格走势。
2017年中国普通软泡聚醚价格在10000-14500元/吨左右的区间内波动,年内的最高点出现在8月份,临近年底,受到原料PO的推动,价格再一次上升到14000元/吨以上。
说到影响价格的两个因素----原料与供需关系,孰轻孰重很难说,但有两个极端是清楚的,当原料价格高到聚醚工厂难以承受的水平,无论供需再如何不平衡,生产商都将被迫上调价格来转嫁成本压力,反之也是如此,而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正是这两者博弈的空间。
技术
说到技术,就不可避免的提到产能,聚醚行业一直被视为产能过剩,装置利用率低,例如,2017年天天化工网所统计国内聚醚产能高达561万吨,而产量不到300万吨,平均装置利用率仅在50%左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主要跟国内大多数企业采用间歇法技术有非常大的关系。
中国大多数生产商都采用间歇法生产聚醚,与这相对应的是连续法,间歇法指的是生产企业可以在将设备切换生产不同品种的聚醚,也就是某阶段内生产某种聚醚,例如,生产完一批普通软泡聚醚后,可切换原料改成生产高回弹聚醚,这样的操作比较灵活,但也会损失部分产能。对比之下,连续法可以做到更高效,产量更高,但与间歇法相比灵活性更低。
现货市场
中国有超过40家聚醚生产商,与此同时,也有许多贸易公司活跃在现货市场,他们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华北和西南地区。像在普通软泡聚醚市场上,常见的贸易公司包括中化国际,中化塑料(中化国际子公司),江门汇星,深圳盈亚贸易,上海马中,安莘供应链,群升,张家港盛德隆等。
展望
展望2018年,天天化工网分析预测国内普通软泡聚醚市场将与国民经济保持相似的增长速度,即6-7%左右,华南及华东依然是主力消费市场。从供应面来看,随着Sadara沙特聚醚装置生产逐步稳定,陶氏化学对中国的软泡聚醚供应势必增加,至于国产货方面,考虑当前行业利润与PO成本等因素,三韬咨询认为自配环氧丙烷生产的聚醚工厂将成为软泡聚醚市场的主流参与者,且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保持下去。